長者痛症成「無聲殺手」 調查揭逾八成人受影響 專家促及早治療

長者痛症成「無聲殺手」 調查揭逾八成人受影響 專家促及早治療 

本港長者痛症問題原來比想像中更嚴重!由世界慈善協會於今年2月至3月進行的調查顯示,超過八成50歲以上受訪者正飽受不同程度的痛症困擾,當中以關節、腰背及肩頸痛最為普遍。更令人憂慮的是,近七成個案已演變為慢性痛症,甚至有不少人拖延治療或選擇「硬食」不處理,情況值得社會各界關注。

是次調查共成功回收344份有效問卷,顯示本港長者痛症比例偏高。當中70歲以上長者的痛症比例更達87%,約四成人的痛症問題持續兩年或以上。超過一半受訪者更表示痛楚遍佈多個部位,影響日常活動及生活質素。

慢性痛症拖延治療 成效能退化主因之一
儘管有一半受訪者於三個月內求醫,仍有逾8%人延遲逾一年才就診,另有近14%選擇不治療或僅自行處理。專家指出,這種「拖得就拖」的心態,反而可能令病情惡化、功能退化甚至演變成長期失能。

圖:註冊物理治療師 許卓寧 Charlene Hui(圖左)、世界慈善協會會長 鄔晉昇 Parco Wu(圖中)及世界慈善協會董事 梁浩銘 Danny Leung(圖右)

專業物理治療師:預防勝於治療
針對痛症成因及處理,香港及英國註冊物理治療師許卓寧表示:「慢性痛症不單是身體問題,亦會影響情緒及社交生活。及早介入治療,加上運動與體重管理,是改善的關鍵。」他建議長者每週進行三次肌力訓練,每次30分鐘,並維持每週五次的有氧運動以增強身體機能及減少發炎風險。

慢性痛症為全球問題 香港情況尤需關注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數據,全球有逾17億人患有慢性痛症。香港早在2016年已錄得約三成人口受影響,而痛症範圍多達八處或以上的個案亦不在少數。專家提醒,慢性痛症不只是自然老化現象,更可能反映退化性疾病或神經系統問題,應視為健康管理的重要一環。

推動關注與行動 為長者健康發聲
主辦是次調查的世界慈善協會為本地獲豁免稅項的非牟利機構,期望透過此調查喚起社會大眾對長者痛症問題的重視,推動早期診斷、跨專業治療及健康教育,讓長者能安享無痛生活。



「齒缺一不可?植牙助你重建自信人生」 重拾自信,綻放笑容